我在ST的日子(1) - 2013-07-10 朱军山 深圳市中意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http://www.hcsindex.org/blog/zhujunshan_222264.html
1992年,深圳市政府雄心勃勃在做一件大事:引进国际半导体公司在深圳建立半导体厂。市政府成立了当时名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的办公室,由赛格集团代表市政府具体实施。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刚好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硕士,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深圳。
这个项目是当时市政府重点项目,报纸经常有报道,市政府和电子部特别重视,电子部调来两个厅级领导来负责这个项目,在香港海边购地准备建厂。我当时在项目办公室工作,项目小组有8个人,由赛格集团总工程师叶鲁教授负责,赛格集团董事长马福元和后来的董事长王殿甫亲自领导, 这两个人在中国电子行业的影响力和职位都很高,马福元从国家计算机局的局长位置调任赛格,王殿甫则是从办公厅主任位置调任。当时这个项目是几多:领导过问最多、报纸报道最多、受关注最多;但是事情出现变化,国际一流的半导体晶圆厂不敢贸然进入中国,后来总算引进了ST---即意法半导体厂,同意与赛格集团合资成立半导体生产厂,即后来的深圳赛意法微电子。这个由ST控股的公司注册资本一亿美元,由ST入股60%,赛格集团代表国有资产入股40%。我是项目的筹备人员,参与项目的立项、论证、购地、注册等初期的一系列工作。然后由赛格集团推荐,并且借到新加坡考察的机会专门接受了ST亚太区副总马斯基的面试,然后作为中方代表到这家公司工作,由赛格集团员工成为意法半导体的员工,从此开始了十年的意法半导体的工作生涯。
深圳赛意法微电子的两家股东大概情况需要做些交代。ST,即过去的STS-THOMSON,现在叫STMicroelectronics, 1987年由意大利的Società Generale Semiconduttori (SGS) Microelettronica与法国汤姆逊(Thomson)公司的半导体分部Thomson Semiconducteurs两家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该公司自1998年5月汤姆逊撤股后由SGS-THOMSON更名为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在公司更名之前,ST有生产过个人处理器,当时是全球排名前20位的半导体公司,变更为意法半导体后停止了个人处理器的研发和生产,反倒通过在其它领域的努力成为欧洲最大的半导体供应商,全球排名也上升为前10位。ST在功率器件、音频和视频芯片、SMART CARD芯片等是全球第一,在全球半导体公司的排名在10位到4位之间,目前是欧洲最大的半导体公司。
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由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家股东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4亿元。2009年赛格集团资产总额67.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4.12亿元。赛格集团拥有下属企业24家,其中深圳赛格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赛格三星股份有限公司为“深交所”上市公司。 赛格集团为全国企业500强、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集团连续十年获全国电子百强企业称号、广东省企业100强称号。赛格商标为广东省著名商标,赛格品牌获2008年度广东省十佳优秀品牌。
当时两家公司的合作引起了世界半导体界的轰动。这种轰动原因在于,ST是世界半导体行业接近前十位的公司,来到了一个半导体技术非常落后的中国投资。当时不要说ST,就是比ST名气小很多,技术档次低很多的台湾、日本半导体厂都不敢轻易到中国投资;因为半导体行业,是世界公认的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就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来说,虽然注册资本一亿美元,实际总投资早就超过50亿人民币,这对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的单个工厂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另外一个引起轰动的原因是,这个项目的中方是赛格集团,这个集团在20年前,是在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电子集团。当时的知名度并不下于今天华为、中兴等公司。
在意法半导体的起始职位就是工程师。初期我的工作是参与工厂建设。这个工厂的地点在福田保税区里面,由市政府出面获得土地3万5千平方米。当时的福田保税区刚刚完成填海造地,没有路,更没有水电。保税区的官员带我走到一块宽大的空地中央,指给我插在地上的一根竹竿,然后对着地图说“这就是你们的土地”,我一看傻了眼,福田保税区这么大的区域,1百70万平方米,完全是填海造出的地,没有任何建筑,没有道路,中间没有任何标记,根本无法确定哪里才是公司边界,就全靠这跟竹竿;我赶快汇报给公司,由公司请人天天看守这个竹竿,不让别人移动。几个月后,设计开始,建设大军开进,由竹竿作为坐标,定出整个工厂区域,开始修路,埋管,埋电缆等等。十几年后,我才知道,中国的半导体国际化发展之路就是从这跟竹竿开始,由于赛意法微电子的成立,打破了西方半导体公司的顾虑,他们陆续进入中国;同时,因为有赛意法的培训和员工流动,使这些来到中国的半导体厂能够聘请到合格的工程师,这无形中带动了整个产业,使中国半导体走上世界,使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国际上的比重,由1992年占全世界的0.8%,到最新的2013年统计,中国半导体占世界的比重已经达到5%, 这是后话。
中国在1993年的时候,工业化刚刚起步,制造也还是以香港企业的一些组装加工为主,生产一些简单的工业产品,比如小型收录机,电视机,冰箱;高端的制造业,比如半导体制造、生物制药、汽车等等几乎没有,因此,当时开办半导体厂的难度,比我们现在想象的难度要大。比如,很难找到一家符合半导体厂要求的供应商和承包商。比如清洁公司,可能不但不能清洁好,还污染了半导体厂内部的环境;又比如废物处理,深圳当时的固体废物处理还刚刚有个概念,一般的工厂有废物就倒到普通垃圾桶,大家习以为常,这是完全不符合国际要求的。再比如国内的通信,无法达到大数据量的实时传输,当时中国打电话到欧洲的费用,接近20元人民币一分钟,是普通人员几天的工资,换成现在就是三百元一分钟的通话费,这简直是天文数字,但是当时就是这样。集成电路的生产特点,是每天要与欧洲总部传递大量的数据,数据不能中断,因此必须租用电话专线,即把电话公司到欧洲的一条电话线全部租下来,只供ST使用,然后按每分钟20元人民币付给电话公司,这样算下来,一天的费用多少?一年的费用多少?可想而知。另外一种方案是租用卫星,费用也是非常高。后来两种方案都用过,仅仅这项,ST的费用就十分惊人。我举出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当时国际半导体厂在中国建厂的难度。
ST不愧为顶级的跨国公司,他们从世界各国抽调了精干的团队来负责项目的建设和启动:新加坡工厂的副总经理HK LEE、意大利工厂的项目总监G BRATA、美国工厂的计划经理BONFIGLIO、马来西亚的动力经理KH NG、新加坡的计划经理AFANSO SAQILON、马来西亚生产经理JC SOON、马来西亚工厂设备经理SH XIAO、马来西亚工业工程(IE)经理NB LIM等等。同时,又新加坡工厂和马来西亚工厂全力支持这个项目,比如各种文档、标准、临时人员以及提供各种培训。其中公司一次性就派出60名生产人员出国培训一年,这在中国制造行业绝无仅有。
在各方努力下,特别是ST方面强力推动下,深圳赛意法微电子终于在1996生产出合格产品并很快上量,其中最早的两条生产线:TO220,SO8达到每天各1KK的产量,很轻易就超过国内任何一家半导体厂的产量。
对ST以外的人来说,看到的是诸如高科技企业、最大集成电路制造厂、政府重点项目等等这些,但是对一个自始至终参与其中的工程师来说,却是另外的感受,他经历的是西方人的高效率、细致、严格高要求、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的严密。欧洲最先进的管理和人才就是通过这个项目来到了中国。这个项目的设计和建设承包方是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当时是中国最大和最有名气的设计院。在项目设计阶段,中外双方讨论项目具体设计时,在谈判桌上,我看到,一方是中国最高的设计院的十几位不同专业的高级工程师,有结构的,有土建的,有电气的,有暖通的等等,一方是外方聘请的建筑顾问,就一个工程师,加一个助理;但是这个外方工程师却可以回答十几个中国工程师的任何技术问题,可见中西方的效率,也难怪这个建筑顾问,总共来了中国几次,停留的时间每次不超过48小时,但是ST却要支付他高达300万的顾问费用,这在20年前是个十分大的数目,可以在深圳核心地区购买30套100平方米的住房。但是我们的这些教授级工程师并没有把这个建筑顾问放在眼里,直到后来忽略了顾问的建议,工程出现重大设计缺陷,造成了至少一亿元的经济损失,才知道这个顾问非同一般。
中国工程师几乎都不会说英文,比如这些负责项目设计的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的教授级的工程师,也是国内最顶尖的工程师,几乎都不会英文。20年前,在中国会说英文的人基本上不会来到企业,而是在大学做英语老师。这给中外双方的沟通带来很大困难。大量的资料,如何翻译?既没有人去翻译,也没有时间翻译。日常开会非常困难,中外人员无法讨论问题,外方非常不习惯。曾有一个外方高级管理发牢骚,说是在他们国家(意大利),连家里的狗也会说英文,意思是英文很好学。他问我学了多少年英文,我告诉他十几年,他说:“朱,你应当去做英文教授”。他们国家的人一般只要半年学习就可以说英文。
当时合资工厂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办事效率。我是第一个由ST中国公司派出国外培训的工程师。我的出国手续花费了半年时间才办好,其中竟然需要国家专家局的批文。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当时确实是这样。无论是申请电话,还是申请用水,用电,时间都在半年左右,其中一部普通固定电话的申请费用高达1万元,并且要半年后才安装。
合资工厂的问题还有观念的差别。当时的中国,表面是已经全面对外开放了,但是实际上人们的思想还是没有与国际接轨。我记得第一次拿着自己认为写得非常好的英文报告给外方总经理看,这个意大利老总看到我花费半天写的诸如“在各级领导重视下,工程进展顺利,设计方,施工方,监理等等的工作热情高涨,工地一派繁忙,正在克服一个个困难。。。。。”的报告皱起眉头;他拿起笔,把我写的这些唰唰全部划掉,然后说这些全部是说了等于没说的内容,一个长长的报告全部给他划完了,然后他写上:
工地人数
第一层施工做什么
第二层施工做什么
通电进展
通水进展
这个事对我的观念冲击很大。我们天天讲实事求是,但是具体的时候就玩虚的,做事是这样,写文章也是这样,全写虚的内容。以上就是我在ST的起步阶段,时间范围在1992年到1995年。
朱军山博士现任深圳市中意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是国际微电子与封装学会(IMAPS)会员、广东省先进微电子封装工程中心专家。朱军山博士把自己在跨国制造企业中学到的精细化管理运用到网络销售业务的管理中,全面推行TQM(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此外,2011年5月当选为第12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2011年6月,当选为电子行业十大领军人物。截至目前为止,发表论文21篇,取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5个。
.END
博士是如何炼成的 - 2013-03-06 11:01:00
http://www.hcsindex.org/blog/zhujunshan_221640.html
2005年4月,天津,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博士生答辩正在进行。今天答辩的对象是一个名叫朱军山的人,一位在跨国公司工作多年再回到大学深造的博士生。经过四年的努力,迎来了他收获的季节:进行博士学位的最后一个环节,论文答辩。如果这一关通过,意味着他马上可以获得博士学位,结束他四年的艰苦学习。他对着来自于不同大学的知名教授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侃侃而谈,经过一个小时的学术报告,四十分钟的问题答辩,答辩委员会要求他回避以便最后确定结果。十几分钟后,朱军山被请回了答辩大厅;当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朱军山论文通过答辩时,现场响起了掌声,教授们纷纷过来握手表示祝贺,同时请他发表感想。朱军山拿起麦克风,却无法表达,眼泪再也忍不住,刷刷就下来了,无法克制内心的激动:几十年的奋斗终于修成正果,这是成功的喜悦,也是对过去苦难压抑的宣泄。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十几年,即1992年。中国科学院获得硕士的朱军山来到了开放的前沿深圳,进入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电子集团,深圳赛格集团。在近乎机关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了一年多后,朱军山要求离开集团,进入赛格集团与欧洲ST的合资企业---赛意法微电子,成为这家当时深圳最大的合资企业的中方代表和公司的创始人。朱军山在这里开创了许多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出国,第一次与外资企业谈判,第一次写英文报告和做英文报告等等;十年的时间,外面有很多的机会,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这份艰苦的工作,职位也不断变化,设备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安全主任,TQM经理,夜班经理等。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许他就在这个企业不断的做下去。
1999年上半年,有几个天津来的半导体教授来深圳参观,想去意法半导体的工厂看看,但是没有门路,后来通过关系找到朱军山,希望能进入里面;朱军山很快就答应了,领着这些教授参观世界最新的半导体生产线。其中一个姓徐的教授对朱军山产生了兴趣,问他学什么专业,什么学校毕业等,朱军山一一作答。徐教授很高兴,问他:你想不想考我的博士?朱军山回答说愿意,同时担心自己很多年在企业工作,复习起来会不会有难度?自己除了英文好,专业课很久没看了。徐教授满怀信心的说没关系,过几天来上海,我给你些资料,你看完这些资料就可以考了。从此朱军山开始了人生的一个新的里程:考博士的准备。
外资企业的工作就象男人的胡子,永远也剃不完,每天都希望24小时不休息才能把工作做完:无尽的会议、各种各样的审核、写不完的报告、发不完的邮件。一周能有两天按时下班,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这种情况如何复习?朱军山发扬了他多年养成的海绵吸水般学习知识的干劲,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成了他最佳的学习时间。他住在罗湖,工作在福田,横跨深圳,路上的一个多小时正好是学习的时间,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等等课程就这样复习完毕。英文是他的拿手戏,他有国外的经历,英文上几乎没费功夫。到年底,他如愿以偿考上了博士生。从此开始了博士生的学习。开始,他想尽力不放弃工作,比如坐飞机去天津听课,联系深圳本地的大学学习基础课程等等,但是时间久了还是力不从心,于2003年3月离开了工作十年的ST,以便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位。
博士生的学习不像硕士的学习管理那么严格,博士生基本上是靠自己管理自己,学校只是要求完成学分和论文。特别是学完基础课程后,学校几乎就不管。因此他虽然在大学有宿舍,但是几乎就没住过,他去大学就直接住在大学的宾馆里。他通过中科院领导的联系,来到深圳大学牛憨笨院士的实验室进行博士课题研究,同时又就职于科龙集团负责研发,边工作边研究自己的课题。
研究进行得非常艰难,他选的课题“硅晶体上外延氮化镓的研究”当时属于前沿课题。由于研究设备昂贵,这个研究在国内才刚刚开始。感谢互联网,朱军山通过互联网进入了不同国家网站下载资料,总计有上千篇论文。当时国家对互联网的管制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基本上很容易进入国外的网站,比如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等,这是最廉价的获得资料的方法。读过博士和硕士的人都知道,看资料是研究的基本功,资料看得越多,研究起来就越容易。他几乎每天都在互联网上下载资料,然后花时间阅读。国内企业的管理没有跨国公司严格,加上他负责研发,工作有很大的自由,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他博士论文的研究;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别人下班是休息,他下班后却是博士课题研究的开始;常常是两个包子解决晚餐,然后回到办公室工作到十一点,天天如此。当时并没有任何艰苦的感觉,真是如古代颜回的那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当然比颜回的生活好多了,至少每天有包子吃,也没有住陋巷里。
下载并分析了上千篇的相关英文论文后,他头脑中慢慢就有了研究的思路,知道别人是如何做的,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还没有解决,自己的研究要从哪里开始等等。然后他请假离开工作岗位住进了深圳大学,深圳大学专门给他办公的地方,同时一切研究免费,并且要两个硕士与他一起工作。这两个硕士当时正好不知道研究从何着手,朱军山的到来给了他们信心,觉得有了靠山。三个人每天就开始讨论实验方案,启动设备实验,测试实验结果。
实验的结果并不是一帆风顺,每次耗费几千上万的耗材,结果根本就不理想,甚至没有任何结果,无法写成论文,写出来也发表不了。朱军山前期的工作没有白费,他不断把国外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告诉两个硕士生,由他们调整试验参数。三个月后,出来了好消息,试验结果已经超过国内公开发表的数据,成功了。
麻烦还没有结束,这只是前进道路上的一步。深圳大学的教授认为这个成果应首先由他们发表,然后再给朱军山。他后面虽然有中科院的领导做靠山,但是这里山高皇帝远,他又是寄人篱下,不敢造次,只能耐心等待;直到2004年6月,他才得到了试验结果。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快速写出了两篇论文分别投给半导体学报和人工晶体学报。这两份期刊的编辑都很负责,耐心指出任何细小的错误,特别是半导体学报的编辑,可以说是终生老师,受益无穷,指出论文的瑕疵的细致程度令人终生难忘,并且影响他以后写论文的态度。这两篇文章虽然有些波折,但是终于还是发表了,这是博士道路上又一个里程碑。虽然他在这个时候已经发表了至少15篇论文,获得的专利有6个,但是这些论文和专利都是工作内容相关的,与博士课题研究无关,所以这两篇新的研究论文举足轻重。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这个结果,深圳大学的论文虽然比他先投稿,却没能发表,看来写论文也有方法,不是结果好就可以发表,还要有自己的观点。
各种预料不到的麻烦不断出现,正如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以说心志、筋骨、体肤都受了磨难。即使到了2004年,朱军山始终还有放弃的念头,因为这个学位读得太难,而学位本身对他当时的工资和职位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他已经管理博士,甚至领导博士后,在行业内部小有名气,有两万员工的科龙集团也早已认可他,接受他,包括顺德政府每年春节邀请的专家也有他。最重要的是,这很多的麻烦常常不是个人努力就可以解决的。在这个时候,两个导师都打来电话,鼓励他坚持下去,说肯定可以成功。他们的话使他重新鼓起勇气,象一个倒下的战士又重新站起来了,继续投入战斗。
很多外人不知道内情,似乎今日的博士已经成为昨日的黄花,不再光耀夺目,一个博士似乎也不值几个钱。其实博士的内涵,也真正只有那些读过的人才知道,外边的人真是说不清楚。就象一个读过大学和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两个人都可以在社会上生活很好,读大学的好处到底有多大?很难说,也说不清。国家对博士学位的授予有特别的要求,程序相当严格,要混个博士绝非易事。不说入学考试难不难,即使已经在读,要拿到学位实在不容易,这点跟硕士和本科是完全不同的。首先要完成一个研究课题,然后再把自己的研究写出论文发表。对发表的期刊有等级要求,要求是核心中文期刊,一般要求三篇以上。这些期刊代表行业最高的水平,如果研究上没有突破,或者论文写得不好,都不会发表你的论文。论文上有任何的疑问,编辑部会反复核对,修改达不到要求的,就退稿。一个特别行业就两三个期刊,审稿的专家就那么几个,如果一个地方退稿,基本上另外的地方也不会发表。
只有发表的论文数目符合条件,才有资格写正式的博士论文。博士论文的字数和排版等格式有统一的要求,任何差错都会被教授或者研究生院老师要求重写,工作量很大。博士论文的审稿由教育部随机抽取10名教授,把博士论文寄给他们,然后收集他们不记名的评语。只要有三个教授写了负面的话,论文就过不了。
最后一关是答辩。答辩委员会本校教授和外校教授各一半。答辩相对容易些,毕竟大家心知肚明,能够到这一步,说明前面已经很多人把关了,否则也不会让学生答辩。
正因为博士学位的通过有这么多的关卡,所以很多人考进去,但是拿不到学位,即使拿到了,很多人也花了5年甚至6、7年 的时间。这就不难理解,聪明如微软中国总裁唐俊,有打工皇帝之称,博士也很难拿到,只能想其他办法, 后来这事给方舟子发现并公布,搞得天下人都知道。
这就是朱军山博士的修炼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也不是这篇文章能完全写清楚的。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